精选读书演讲稿汇总五篇
演讲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演讲稿,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书演讲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演讲稿 篇1
三月份读了学校为我们推荐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如何教育学生、帮助学困生;如何对待课堂,锻炼学生的思维;如何检查学生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等等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其中也不乏许多对教师自身学习的指导,比如《怎样听课和分析课》就使我受益颇深。
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也听了很多名师的课,听了不少身边的优秀老师的课,可每听完一节课后,我总觉得很好很好,可是真的问怎么好,好哪里?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就说不上来了。看了《给教师的建议》后,我开始有些明白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怎么去听课和分析课了。
关于听课和分析课,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两章的篇幅加以阐述,这条建议不管是对于学校领导还是对于我们普通的教师,都是非常适用而且值得去认真学习的,因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只有认真的分析自己和别人的课,把别人的课的有益的经验吸取过来,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生活都会逐渐成熟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课”的作用,我看了一下,里面提到的许多观念都与我们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有着一致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分了九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下面我简单说一下。
1.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
2.教师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
3.为了什么以及如何检查学生的知识?
4.是否在教给儿童学习?
5.在学习新教材过程中学生的脑力劳动。
6.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
7.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
8.教师应当怎样布置家庭作业?
9.在分析课的过程中进行概括。
阅读了上述建议的详细介绍后,我体会到了我们听课和分析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听课要有准备
常言到,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可是在我听的课中,有时是听课时间到了,拿上一本听课笔记就去教室了,根本不知道要上的这节课是什么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当然不利于听课了,那么听课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1.要了解这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与之相关的有哪些新旧知识,重点难点是什么?
2.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师的设计意图是什么,这样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个内容,当时有什么困惑和问题。
二、听课时听什么,记什么
我有这样的经验,听课时好忙哦,总是低着头忙着记教师上的内容,学生的回答,最后听课笔记就象上课老师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
而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合作,师生的互动是怎样开展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如何发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是如何展现的,往往被忽视掉了。
其实听课时主要是听,看。听课的结构,听重点难点的突破,看教师的板书和教学媒体的运用,看课堂气氛,听教学的细节,听教学的闪光点。
当然记录也是必不可少的,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但它应有别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应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简要、合理的再现,又是对课堂教学环节、方法、效果的一种记录和思索。听课记录要做到有实录有评点。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
三、课后的交流反思
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在听课后的交流与反思。我们去听课,特别是听不同学科的课或不是同一学段的课后,往往是不参加课后的交流,听完就走,至于听地怎么样,有什么收获,不会去思考与讨论。这样听课的效果甚微。
听完一节课后,我们应该及时地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课的特点和闪光点,听听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只有以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神情,去听、去品、去悟,坚持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老
师的课,及时向授课老师讨教授课感悟,聆听评课老师的意见,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得到提高。
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后我收获很大,今后仍会多读多学多交流。充实自己,放松自己,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以上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请见谅。谢谢!
读书演讲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xxx。今天能在此演讲,我感到很高兴。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书中那些优美的语句,书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就像一块磁铁,把我深深地吸引了过去。
小时候,我最喜欢妈妈给我讲故事了,故事是那么动听,有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可恶的狼外婆,有神奇的阿拉丁神灯,有扣人心弦的作战场面……我听的津津有味,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泪流满面。每次讲到很精彩的时候,妈妈就说,要睡觉了,明天继续讲!我只好很失落的回到卧室里,躺在床上,想着故事的发展。
一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拼音,能看的懂简单的故事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有时,我情不自禁的蹦跳起来,有时又气愤的猛拍桌子,惹的周围同学莫名其妙的看着我。升上了三年级以后,我不在满足于看故事书里的故事,那时候,我最爱看探险,科幻类的书。那神秘莫测的河外星系,鲜为人知的科学奥秘,让我如痴如醉,每多懂得了一个新知识,我都会欢呼雀跃,我还常常向爸爸,妈妈发问,他们时常被我问倒,等我一解说,他们才恍然大悟,那时候我特别有成就感。到了五年级,这些书已经不能满足我。我就到书店里看四大名著,《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关羽、刘备三打吕布,那生动的动作描写,场面描写都让我看得入迷,有时连饭也忘记了吃。记得有一次,妈妈叫我去买盐,此时,我正被《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情节所吸引,没办法,我还是得去,我如一阵风,去了离家最近的商店,去买了“盐”回到家里,我连忙将“盐”交给了妈妈,妈妈一脸疑惑的看着我:“是盐不是烟啊!”我想看书,连忙说:“这就是烟啊!”气得我妈妈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自己下楼去买盐了。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书,是阅历的增长,也是一种享受,我喜欢读书。
读书演讲稿 篇3
争取成功的过程乍一看就像一条黑漆漆的隧道,看不出来。比如高三的学生作业没完没了,事情忙,睡不够。很多人每天都要“垂着头,挑灯夜战”。每天,生活就像复印机里的打印,什么都有。别忘了太阳是新的!全新是最美好的心态!
新的太阳,这不是希望吗?每天看到希望,就像黑夜里看到黎明。这不是一种幸福吗?是的,沉重的负担几乎压垮了我们,过高的期望把我们紧紧地钉在地上,但也许最沉重的负担也是充实生活的象征。
尼采说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所以我们不必对胜利微笑,但是面对暂时的困难,我们必须微笑,我们会开怀地微笑。
要把自己埋在通往成功的征途中,就必须真的“埋”下去。在此期间,你需要冷静下来,冷静下来。只有保持心静如水,才能进入最后的冲刺。
这就像乘公共汽车去我们的目的地。沿途的风景很美,很吸引人,但你最好不要为他们投入太多精力。
要把目光放在目的地,如果忍不住跳下车去享受一时的美好,这辆车就会开走。也许你会看到另一辆车。也许你最终会到达目的地,但这不是你生活准时的时候。
人生在特定阶段有着特殊的使命。学习阶段是向人生目标迈出重要一步的时候。错过这个机会,你会后悔的。所以,女生会留下那些漂亮的衣服和浪费的时间,男生会抛开那些吸引人的漫画书和电脑游戏,放下“绿苹果”那遥远的爱情。夏天不要摘秋天的果实。摘下来,吃起来不甜,丢弃就可惜了,等到了收获的季节再去品尝收获的喜悦吧!
抛开与你的进步无关的烦恼,仰望天空,用心去看世界,因为太阳永远是新的。轻轻地对自己说:“没有我,世界上就少了一个人去欣赏这美丽的太阳。”就是这样的心态,让你永远把精彩留给自己!
春天,鸟语花香,清风拂面;夏天,花开花落,蝴蝶飞舞;秋天,天高云淡,红叶似火;冬天,风刺骨,雪是白色的。太阳照常升起,不分寒暑,春夏秋冬。知足者常乐,不满足者总有进步。很少有人能知道实现梦想有多难。我们只能不断前进,前进,再前进。“一万年太长,我们不能分秒必争”!抓住那一天,在你不知所措的时候;抓住这一天,当你沮丧的时候;抓住那一天,当你懒惰的时候,抓住那一天,当你还有梦想的时候;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总是充满希望。从现在开始,抓住每一刻,不要犹豫!
读书演讲稿 篇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读书是快乐的》。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阶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志向选择喜爱的书籍,学习知识,吸收精神营养,为自己的人生奠基。读书将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充实、愉快。
读书是快乐的,快乐来自读书的情趣。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挚友娓娓而谈,孔圣人的要言妙道、莎土比亚的文采风流、达尔文的坚定执著、司马迁的千古绝唱、鲁迅的入木三分,都会让我们感动不已、心驰神往。当我们轻轻掀开书页,会感受到那些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的激情和洒脱,体味到那些哲学家、思想家的睿智和超然,还能领略到历史的云烟,人间的冷暖,世事的变迁,生活的美好。
读书是快乐的,快乐来自读书的收获。我们读书,知道了祖国有悠久灿烂的文化;我们读书,看到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们读书,看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从书本中我们学会了爱——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关心小凡卡的命运,敬佩居里夫人严谨好学的态度,敬仰钱学森和李四光的爱国情愫;透过书本我们懂得了恨——鄙视穿新装的愚蠢的皇帝,嘲讽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仇恨希特勒那惨绝人寰的暴行……书能帮助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保尔·柯察金为了革命舍弃个人利益,童第周为了祖国的尊严而刻苦学习,刘胡兰、董存瑞、江雪琴,黄继光……一个个英雄人物为了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而献出生命。他们激励着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读书是快乐的,快乐来自读书的境界。试想,静谧的夜晚,守着书桌,一盏台灯洒下橘黄色的柔光,宁神展卷,心之犁铧于无声中悄然破土……当你进入阅读的境界,静静地聆听那恢弘的精神之音,虔诚地俯仰古今中外璀璨的文化星座,春雨润物般地充实自己的心灵丰满自己的精神……该是何等的快乐啊!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如果你有烦恼,请读书,因为读书会让你快乐起来;如果你感到寂寞,请读书,因为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如果你觉得空虚,请读书,因为书可以充实你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读书的快乐,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读书演讲稿 篇5
尊敬的王林老师、王金法老师、曹慧校长、工作室的伙伴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汇报交流的题目是:一粒生长的种子。与大家分享的是《应答与建构—我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行与思》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我与周卫东相识,缘于20xx年在我们春城中心小学举行的“江苏省报刊总社沈本领工作室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有幸与周卫东老师同课异构四年级的《找规律》,王金法老师作为我们那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对我们的课进行了分析与点评。那是我第一次认识周卫东,也让我深深知道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数学课堂应该如何地立体、丰富、有内涵,数学课堂如何上出数学味,凸显数学的本真。与周校长的近距离接触,再细细品味他书中的文字,真是人如其书,书如其人。
20xx年12月,我收到了周校长寄给我的这本书,后来我们工作室活动也发了这本书,于是利用暑期的时间,我又读了第二遍,与第一遍匆忙的初读感受大不相同。每一辑的标题都是细细斟酌:热点沉思、经验提纯、碎片拾零、课堂传真、感悟集萃。理论与案例的双效结合,现实与理想的实践思考,从大处着眼,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深深感受到作者是个非常有独特个性,有自我思想,专业内涵及其丰富厚重的数学教师。
读了五辑内容,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我有了新的收获,也得到了新的启思。
说实话,在我们农村小学,实实在在做小课题研究的很少,很多都是浮在浅层,去年参加一次省级培训时也听到有关教师做研究的报告,心里就有了想做研究的想法,想把平时的实践再深入化,再专业化,能在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改走到今天,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不模糊,而我们每天的课堂都经历着预设与生成矛盾统一的过程。其实在家常课中遇到意外生成的情况比较多,而每次是否都能理性智慧的处理突发情况,我对自己并不完全满意,更多的或许是习惯性的处理方式,还缺乏睿智的思考与临场智慧的应变。
三、“过程”对“结果”的情意
“过程”与“结果”是我们现在每一节课主要关注的两个点,而过程很难进行考量,平时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因为结果可以通过检测的方式显现,而对过程目前还没有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这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只注重结果而淡化过程的教学。
读完这本书我还有两点疑问,之后也与周校长进行了交流,也期待自己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能多读到像《应答与建构》这样的好书,多与像周校长这样有自己独立思想、热爱课堂的特级教师学习,要有对平日生活、日常现象的穿透力,要能够在寻常中发现奇崛,在凡俗中看到精彩。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始终保持一份警醒,审视那些“熟知而非真知”的东西,去获得一种意义的理解。
周校长是个有着自我独立思想的努力实践者,是个对教育对课堂充满热情充满希望的辛勤耕耘者。正如他自己所说:儿童是一粒生长的种子,他也是一粒生长的种子,我也要做一粒生长的种子,和学生一同学习、一起成长!在周校长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他一直心存感激,这与其说是一种心境,毋宁说更是一种境界,而我的专业行走,也非常感谢一路相伴,给过我帮助与温暖的人,特别是曹慧校长和我们工作室的伙伴,让我在农村小学的专业行走之路中,不再孤单,不再迷惘,更多了一份走向远方的从容与自信。最后,用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交流。“心存感激,是一种朗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天空因此而变得湛蓝,空气因此而变得湿润,美好的事物因此而变得离我们很近很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