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用途,掌握蛋白质的性质。
2、介绍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和名称, 了解氨基酸由于羧基和氨基的存在而具有两 性的性质。
3、使学生了解肽键及多肽的初步知识。
知识技能:
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能力培养: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科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科学品质:
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钟南山院士事迹、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科学方法:
观察方法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重点: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难点:肽键的形成。
探究问题框架:
1、氨基酸的性质(直接给出)
2、蛋白质的性质(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介绍钟南山院士事迹。展示SARS病毒的电子图片,说明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蛋白质的知识。
谈到蛋白质,我们首先来学习氨基酸。
【板书】§1-3蛋白质
一、氨基酸
给出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设问】看以上氨基酸的结构式指出哪些官能团?
(-NH2 氨基、-COOH羧基)
【设问】那么什么叫氨基酸?
定义: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聆听
学生观察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的结构,总结归纳氨基酸结构特点。得出氨基酸的通式和定义。
紧扣时代信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2、复习官能团与性质关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氨基酸的性质
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氨基酸结构中均含有-COOH和-NH2,应具有什么性质?
(1)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NH2CH2COOH+NaOH→NH2CH2COO-Na++H2O
试写出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2CH2COOH+HCl→Cl-+NH3+CH2COOH
(2)脱水缩合
1.书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出氨基乙酸与氨基乙酸脱水的方程式。
2NH22H2COOH→NH2CH2CONHCH2COOH+H2O
【讲解】两个氨基酸彼此之间脱一分子水得到的产物叫二肽。许多氨基酸分子彼此脱水生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板书】二、肽键和多肽
【讲述】蛋白质在希腊文Proteios的意思是“第一”,即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
存在: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及毛、发、蹄、角等,或存在于植物的种子里。
组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C、O、H、N、S等元素。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可以说是科学史上又一“丰碑”。在认识生命现象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聆听
观察答出:-COOH和-NH2
练习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出氨基乙酸与氨基乙酸脱水而成二肽的方程式。
聆听
1、结构决定性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3、通过结构式推导性质。
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蛋白质知识的兴趣,创设悬念引入新知识领域的探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四、蛋白质的性质
(指导学生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见课件ppt)
【设问】从本实验可得出何结论?
(引出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概念)
【板书】
1.蛋白质的盐析
2.蛋白质的变性
【练习】比较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思考、讨论】
1、误服重金属怎么解毒?
2、为什么医院用高温,照紫外线,喷洒苯酚和酒精溶液消毒?
3、为什么用甲醛保存动物标本?
分组实验:
完成实验报告
学生结合实验分析、思考产生疑问
练习
思考、讨论
(1)练习操作技能;
(2)提高观察能力;
(3)学会从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整理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4)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主动学习知识
加强掌握蛋白质的性质
了解其它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3.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讲解】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质的方法之一,反应的实质就是硝酸作用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使它变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
【设问】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检验蛋白质呢?
【演示实验】分别灼烧:羊毛线、棉线现象:羊毛线燃烧时燃烧不快,火焰小,离火即熄灭,燃烧有蛋白质臭味,灰烬呈卷曲状为黑褐色结晶,用手指可碾成粉末;棉线燃烧无气味,烧后成灰。
聆听
学生观察、描述现象
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练习】
1、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
(A)蛋白质的盐析 (B)酯的水解
(C)蛋白质的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此处隐藏5197个字……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6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示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示: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SO2的物理性质研究
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考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
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考从哪些方面去研究SO2的性质。
教师学生共同活动:说出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教师设问:你对哪条性质还不了解?你能利用一个装满SO2的试管来设计实验说明吗?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SO2的溶解性。经过实验大家观察到,SO2是溶于水的。
学生归纳SO2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的化学性质研究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从分类的角度SO2属于哪类物质?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教师引导提问:下面我们从分类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显酸性,那么SO2属于哪类物质?想想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学生讨论回答:是酸性氧化物,(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和水反应等等。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来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一下SO2与CaO、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师生共同判断正误。
探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师活动:农民伯伯夏天劳作的时候也是带“太阳帽”的,他们这个太阳帽是用草编的,相信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没关系,请看大屏幕,(展示新草帽、旧草帽图片),同学们看看两个草帽颜色有区别吗?说明SO2有什么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颜色不同,说明SO2有漂白性。
【板书】2.SO2的漂白性
教师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第90页关于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稳定性,想想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还有哪些?其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是不是相同?
学生阅读思考:上节课学过的氯气也有漂白性。氯气的漂白是因为它的氧化性。
教师提出问题: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实验探究:上讲台将SO2通入到老师准备好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并对反应后溶液进行加热。
教师引导:大家观察分析下,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几价?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正四价,处在硫的中间价态,所以可以得出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板书】3.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学生讨论探究:由学生代表上讲台用教师提供的试剂(石蕊试液、SO2水溶液、品红溶液、双氧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仪器或用品,选择合适的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讲授:SO2的氧化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来理解,大家请看黑板(写出SO2与H2S反应化学方程式,带领大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教师设问:我们刚才学习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家也说出了两者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那大家会不会应用呢,我们通过一道习题来巩固下: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充分混合后,通入湿润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发生什么现象?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教师陈述:我们请同学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其他同学认真听作补充。
学生回答: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